当前位置:首页 >热点 >在海底“种”珊瑚的年轻人 正文

在海底“种”珊瑚的年轻人

来源:朋皓头条   作者:娱乐   时间:2024-03-28 18:08:51

原标题:在海底“种”珊瑚的种年轻人

在海底“种”珊瑚的年轻人

( 2022-06-09 ) 稿件来源: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·成风化人

本报记者黄臻、刘金海、海底杨冠宇

海南三亚,珊瑚万古霸仙西岛海域。轻人波涛拍岸,种椰林婆娑。海底

吴川良身着潜水服,珊瑚手持工具,轻人踩着西岛海边的种细石碎沙,在潜伴的海底帮助下,一步步走向深海,珊瑚抵达目标点后,轻人共同下潜。种

此时的海底水下,寂静无声,珊瑚吴良川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。

无暇顾及奇妙的海底世界,他手持一株食指粗细的珊瑚幼苗,仔细地固定在礁石上。今天插下“一棵树”,未来这里将长成一片“珊瑚海”。

“土饭碗”

吴川良是三亚珊瑚礁生态研究所的负责人。今年32岁的他,是实实在在的“90后”。不过,常年的海上工作,让吴川良皮肤粗糙,看上去不再年轻。

“特别显老”,这位“90后”自嘲道。

吴良川从小在海口生活成长,海边长大的万古霸仙孩子,对海洋和海洋生物并不陌生,但与珊瑚礁的深度“绑定”,却始于一次偶然。

2014年大学毕业后,吴川良来到三亚寻找发展机会,很多招聘者了解到他大学学习的是水产养殖,纷纷建议他回归主业,不要浪费所学的知识。

这就导致吴川良“处处碰壁,找不到合适的工作”。烦恼的时候,他给妈妈打电话,“妈妈说,找不到工作就回来,妈妈养你”,母亲当年的话现在想起来依旧温暖。

正当他犹豫要不要离开三亚之际,一个朋友联系他,说有到海南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的机会,要不要试试。一试之下,吴川良顺利过关,便正式入职保护区,开始了与珊瑚礁的不解之缘。

由于读书时便对珊瑚礁有所了解,加之进入保护区工作后,接触到的相关知识越来越多,吴川良对珊瑚礁的理解愈发深入。

从事珊瑚礁研究,三亚有着天生的地缘优势。“三亚在海南省来说,是珊瑚研究特别好的区域”,吴川良说,由于自己也比较喜欢科研工作,入职保护区不久,便把珊瑚礁的保护和研究确立为毕生追求。

工作期间,吴川良发现海南本土的珊瑚礁相关科研能力比较薄弱,尤其是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就业岗位、科研经费比较少,最关键的是,很多年轻的科研工作者缺乏施展自己智慧的平台。

“我当时就想,为什么不去做一个机构或者创造一个平台,让更多的青年科研工作者能够沉下心来搞研究”,吴川良说,他当时就设想,通过这个平台,给予青年科研工作者更多支持,实现人才集聚,在三亚打造珊瑚礁研究的科研高地。

说干就干。2017年,吴川良发起创立了三亚珊瑚礁生态研究所,主要从事珊瑚的繁育、移植、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的监测、调查等工作。他开始以另一种身份来支持发展珊瑚礁的科研及保护。

然而,最开始家人并不支持。“父母还是想让我在保护区工作”,吴川良说。

“担心孩子压力大”,谈及为何想让吴川良留在保护区,父亲吴淑上如实说道,自己文化水平不高,觉得孩子在保护区工作挺好。出去单干,前途未卜。“父母可能真怕我哪一天变成待业青年了”,吴川良说。

抛下“铁饭碗”,捡起“土饭碗”,在很多人看来难以接受。“但在解决科研问题的过程中,我收获了快乐”,吴川良说,不论家人能否接受,自己还是要遵从内心的想法,一边专心科研,一边寻求家人的理解。

“我们很多工作是要在海里完成,每次出海回来,除了被晒黑,还有一身海腥味”,在吴川良看来,从事这种研究工作并不轻松。

但在工作中,吴川良除了收获快乐,还能实现自己搞好珊瑚礁研究的理想,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,这个“土饭碗”,他认为捧得值。

“植树造林”

珊瑚礁,被誉为海底“热带雨林”。珊瑚礁的覆盖面积不到海底的千分之二,却为近30%的海洋物种提供生活环境,这使得珊瑚礁成为地球上最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。中国南海拥有全球2.57%的珊瑚礁资源,位居世界第八。

在吴川良看来,珊瑚礁生态系统是维系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系统,一旦遭到破坏,便意味着海洋生物失去了“家”。此外,渔业资源、旅游资源等也都要依靠珊瑚礁生态系统来维系。

几十年来,因为自然环境的退化和人为破坏,珊瑚礁在全球范围内整体衰退。而珊瑚礁的自然修复漫长且艰难,有的甚至需要上百年,人工种植和修复迫在眉睫。

这个过程,有点类似于陆地上的“植树造林”——首先培育“幼苗”,在苗圃中长成小树,再移植到要种的地方,吴川良说。

“造林”,不论在陆地还是海洋,对调节气候变化和维系各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,但海洋“造林”难度更大。

“海洋生态系统较为复杂,作业难度相当大”,吴川良说,大海表面看似平静,实则暗流汹涌,加之海上天气变化无常,为实际作业带来很多困难。

更重要的是,不同海区受环境影响的因素不同,受人为干扰的程度也不同,现有生态系统健康程度亦不同,这就要求研究团队在实施珊瑚礁生态修复的时候,要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”,因地制宜设计方案。

这也对研究所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需要在每一个珊瑚礁生态修复项目上,反复研究论证,并等待合适的天气让项目“下海”。

今年年初,在三亚亚龙湾相关海域实施的生态修复项目,就是研究所通过结合海域情况,独立研究并申请专利,直到最后才根据实际情况投入海中的。

针对亚龙湾相关海域原有底质环境碎石化的情况,研究团队发现,海浪对基底的影响较大,不能形成稳定的基底,珊瑚幼虫难以附着,“所以我们应用了研究所新申请的一种人工生态礁专利,增加珊瑚的附着基底,助力该海域生态修复。”

结合多个修复案例,以及在实践、理论中获得的成果,研究所在一定积累的基础上,于2021年整合了美国康涅狄格大学、海南大学等国内外优势力量,在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研发项目资助下,展开了筛选和培育耐热型造礁石珊瑚株系的科研项目,目标是成功培育出多种耐热珊瑚,并大幅提升其成活率。

“这将大力促进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保护”,吴川良说,如果研究成功,可以保质保量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态修复需求。

“青春风暴”

“我们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机构。”谈及研究所的人员构成,吴川良马上来了精神,科研团队包含了珊瑚分类鉴定、珊瑚礁生态修复、海洋工程等各种专业人员,大部分科研人员为“90后”。

“最开始的时候,科研队伍只有我一个人”,提到研究所成立初期,吴川良苦笑道,缺人、缺钱、缺技术,好像没有什么是不缺的。

万事开头难。靠着自己的干劲和拼搏精神,经过5年的发展,研究所科研队伍已经壮大到现在的14人。

在研究所负责项目质量和执行的柯韶文于2019年5月正式入职。“那个时候,研究所正好迎来发展的重要阶段”,柯韶文说,当时研究所内部技术力量薄弱,运营经费短缺。

同时,研究所首次承接中央环保督察组关注的海南重大生态环保类项目,柯韶文还记得,在吴川良的带领下,团队成员集中力量攻关,一方面解决内部问题,另一方面研究项目情况,从技术方案设计、实施到验收,研究所向社会交付了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
5年来,这股“青春风暴”取得了不俗“战果”:“以研促保”,实现生态修复面积50余公顷,获得近10项专利,与多所高校建立联合培养机制。

每个顺利完成的项目,都离不开团队的力量和各方的支持。“研究所的灯经常亮到很晚”,吴川良说,自己之所以能坚持到现在,离不开保护区的支持以及一起打拼的同事。

“在研究所发展过程中,无论在海域使用上,还是科研工作上,保护区都给予大力支持,也没有因为我们年轻而另眼相看”,吴川良说,为了回报保护区,我们也尽自己最大能力,回馈一些科研上的支持。

研究所创立伊始,便不断有新鲜血液加入,大量的研发工作和一线工作,都需要团队成员无怨无悔地付出。“当好领头羊,做好带头人,让每个人都能安居乐业”是吴川良对团队成员的承诺。

2019年,吴川良开始着手将研究所从三亚市区搬迁到崖州湾科技城。“刚开始来的时候,这边还是一片荒地”,吴川良感慨,现在的崖州湾科技城,今非昔比,高楼林立,“真的是要把自己的一腔青春热血奉献在这片热土上”。

“像他们这样无稳定资金支持的机构,能够发展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”,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副院长、教授周智2019年便与研究所开展合作,“做科研或者技术研发是需要长期烧钱的,没有情怀、没有毅力的人做不好这种事情,我也希望他们能够越办越好。”

今年6月,吴川良将与女友完婚。她是东北人,也在崖州湾科技城工作。但吴川良因为工作的原因,陪伴时间少,甚至挑选婚纱照,也是在车里“云”完成。

爱人也会跟他抱怨,“赚不了多少钱,又天天忙,不着家”,吴川良只能想办法安抚,有时候是好言好语地抚慰,有时候会在出差途中为爱人精心准备一个小礼物。

又是风平浪静的一天,吴川良再次出海。换好潜水服,背上四五十斤重的装备,带好工具,一头扎入水中,很快便消失在蔚蓝之中。

那里,吴良川辛勤呵护的“树苗”孕育着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,正待成林。(黄臻 刘金海 杨冠宇)

标签:

责任编辑:时尚